新华社太原2月6日电 题:听,过年的第三种声音
新华社记者孙亮全
北岳恒山脚下小山村山阴山今年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。以往过年,村里娱乐的声音只有鞭炮的噼啪声和家里炕头上麻将的撞击声,今年出现了第三种声音:新修的广场上,响起了阵阵音乐。
伴随着新出现的声音,村民们过年时唱起来了,扭起来了。82岁的靖翠花说,她这辈子第二次跳上了舞。
“山高石头多,出门就爬坡,地无三尺平,年年灾情多。”晋北大同浑源县最东边这个山村有100多户人家,村民们把房子盖在高高低低的山梁山谷上,层层叠叠,有八九层。这两年,别的村都有了广场舞,山阴山村愣是没找出一块平地来。
“我爱跳舞,小时候就跳过舞。”靖翠花说,她十来岁时,上过四年小学,那时候学校里的条件虽然艰苦,她和同学们也曾以跳舞为乐。
读了几年书,嫁到山阴山村后的靖翠花再没有跳过舞,直到这个春节前,一过就是近70年。
山阴山是个名村,20世纪60年代,曾是远近闻名的“有粮村”。“雁北十三县,学习山阴山。”山阴山村老村支书刘希官说。但山阴山村的自然条件实在恶劣,到如今,还是靠天收,全村430口人靠着1800亩山地过活。村民们的精神生活只是串门聊天和打牌。
这几年,扶贫政策来到了村里,山阴山决定拔穷根。2018年,村民们在山上种了2600亩黄芪,户均十来亩。
脱贫攻坚中,浑源县把黄芪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,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,建起了黄芪产业链,县里光大型黄芪深加工企业就有了八九家。现在黄芪成了浑源县的支柱产业,种植面积30万亩,人均近一亩。黄芪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好帮手。
靖翠花和76岁的老伴刘明去年种了10亩黄芪,5年后,每亩地能产800斤黄芪。“每斤十四五元钱,一亩地一年就挣1万多元。”
村民们脱贫致富有了产业支撑,村里的生活条件也逐渐改善。2018年,镇政府把村里废弃的旧学校重新修缮,把学校里的土院子平整后进行了水泥硬化。山阴山村终于有了个120平方米的广场。
广场刚修好,村主任的老婆刘春莲拿上乡镇文化站给配的音响,顾不上大冬天,就在广场上跳起来了,没几天就凑了二三十人。
山阴山村要变成“金银山”了,村民的活法也有了变化。这个春节,以往窝在家里扯闲天、打麻将的山阴山村民下了炕头,走出家门,随着村里的第三种声音,舞动起来了。
凯发旗舰厅官网 |
|